跳转至

2.1 记录管理模块概述

数据库系统文件布局

这里介绍一种可能的布局方式,大家也可以自行设计不同的方式。我们在根目录下创建base和global两个目录:global目录中存储一些全局的系统表,如:数据库名称和数据库ID的对应关系 (pg_database)。在base目录中,每个数据库实例对应一个子目录,子目录下也可以有一些系统表,如:关系 (包括表、索引) 名和关系ID的对应关系 (pg_class)。子目录下的表、索引、日志等都存储在单独的文件中,子目录和文件都以其ID命名。

文件的组织结构

为提高存储空间利用效率和管理的灵活性,文件被划分为页面 (如:固定大小为4KB) 的集合,每个页面有唯一的标识符。页面的数据区被划分为一个个插槽,每个插槽中放置一条记录。这样,(文件路径,页号,槽号) 就与记录构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。某条记录的页号和槽号建议不要轻易修改,否则相关的索引也要修改。

表的元数据

表的元数据包括表的列数、各列的数据类型和长度、表的页数、约束 (检查约束、唯一约束、主键约束、外键约束) 等信息。我们在数据库实例的目录下创建系统表存储元数据 (参考PostgreSQL的系统表),如果元数据比较简单的话也可以存储在该表的前几页。

记录相关操作

  1. 记录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。在字节序列和一条记录间相互转换。

  2. 访问记录。根据数据库名和表名确定文件路径,根据页号和槽号找到记录的位置,通过反序列化解读出记录的内容。

  3. 插入记录。先找到空闲空间,再插入记录的序列化表示;如果没有空闲空间可能需要向缓存管理模块申请新页。

  4. 删除记录。先找到记录的位置,再将其删除;产生的碎片空闲空间视情况合并。

  5. 更新记录。对于定长记录来说,物理组织结构不变;对于变长记录来说,与删除后插入类似。

一些测试相关的要求

我们要求的数据类型包括INT, FLOAT, VARCHAR(i)三种。其中INT为32位整型,FLOAT为双精度浮点型(注意不是单精度),VARCHAR为字符串,且用括号中的 i 表示字符串最大长度。在实际数据库中,VARCHAR会作为变长列存储,占用空间由具体字符串的实际长度决定;同学们在实现时将其作为定长列或变长列存储均可。

对于基础功能,我们限定表的各列最大长度之和不会超过2048字节,因为我们希望保证一个大小为 4KB 的页至少能完整地存储一条记录。除非你打算将一条记录的跨页面存储作为扩展功能实现,否则不需要考虑最大长度超过2048字节的记录。

Authors: Congyuan Rao (12.5%), Zhaoyan Sun (87.5%)